同事不扎群,性格有问题?

Connor 币安全球站 2022-09-30 78 0

“职场‘不科学’”系列,之四十三

同事不扎群,性格有问题?那不科学

经历过这样一位“不合群”的同事。

他话不多,极少和同事勾连、聊天;

做事用心,成果不少,但从不在人前“做必要的宣传”;

面对同事的好意,他相对冷淡,不迎合,更不接受拉拢。

这样在单位活着,人际关系是好不了的,是很容易就莫名其妙得罪人的。

所以他虽然业绩不错,但一向好事绕路,一直扮演着黄牛角色。

但他貌似无所谓,一直平平淡淡、冷冷漠漠地坚持着。

好多人不理解他,隐隐约约还觉得受到了他的轻视,所以总有人凑一起议论他。

说他沉默寡言,说他有沟通障碍.....就差赤果果说他性格扭曲、不是个好人了。

后来,总部搞内部选拔,最好的部门(拥有知名品牌,内有无数能人)需要一人。

报名者众,一时挤破了许多脑袋。

他,就那么自自然然、平平静静,被选中了。

他靠的是实力,那个部门也一向只收有真实力的人。

到了这时候,许多以前觉得他不大聪明、性格扭曲的人才明白,他不是不聪明,他只是志不在此(部门),不愿浪费时间在无谓的应酬上,而已。

从结果来看,他似乎要比许多人聪明得多、有毅力得多。

好似,也更有城府一些。

同事不扎群,性格有问题?那不科学

不爱扎堆,背后也许另有原因。

若认为凡是特立独行、不与同事有太多交际,就是社交能力太弱、就是不大聪明、就是行事乖张,那可能真是想错了。

“合群”不是随便打两句机锋、说几句玩笑,就能其乐融融,从此一片太平。

在单位、与同事(这种特殊关系人)、合群,是一件需要力气、需要时间、需要头脑,必要时还得拼选择力的活计。

若“合”的技巧不错,也许能搞个不错的氛围、拉拢一批同事、办得一些事情;

展开全文

若“合”的技巧稍逊,甚至经常管不住嘴,那白费时间自不必说,得罪人,或被人盯上,也只在瞬间。

也因此,有些人主动选择不合群。

比如:

有更大志向,不愿浪费半点时间的;

已经(或正在活动)有了更好去处,在这只是暂时落脚的;

对单位已经绝望,连话都懒得说一句的。

总之,也许不是不会“合”、不擅长“合”。

只是认为“合”起来没有意义,宁愿一个人待着,或者独自努力,而已。

这只要不碍谁的事儿,就没有错误。

同事不扎群,性格有问题?那不科学

也有不擅长社交的原因,但这不是错误。

有些人社交能力差一些,与同事打“合群的交道”觉得很吃力,甚至觉得很危险,便选择躲避,主动当个“不合群的狂花”,在单位静静地独自开放。

这当然会让一些“被不合群的同事”感到不愉快,感到被忽视了,甚至是轻视了。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只要不影响工作、不碍着别人的事儿,就没有问题。

只要单位没规定“必须合群”,那就没有错误。

至于“不合群会有负面影响”?

那是人家自己的选择,不必为之担忧。

同事不扎群,性格有问题?那不科学

不合群并非性格扭曲,合群也不代表优秀到爆炸。

总有一些人,把那些不合群、不入派的同事,形容为“性格有问题的人”。

这话带着些恶意、带着些轻视,带着些“我更有社交力”的蜜汁优越感。

其实,合群不代表就一定出类拔萃、社交力爆棚,不合群也不代表就一定性格扭曲、不懂得行走人间的规则。

只不过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志趣不同,对生活的具体反应,也就各有不同。

这只要不碍谁的事儿,就没有问题。

同事不扎群,性格有问题?那不科学

不用理解,平淡相处就好。

总有人说,“我理解不了他,我怎么都理解不了他(不合群同事)”。

但其实,世间哪有那么多彻底理解的机会和必要。

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想法、目标、行为准则,解释不清,也理解不透。

不用理解,平淡相处就好。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热爱扎堆的同事,永远能吸引爱扎堆的同好;

不合群的同事,也有他们自己的快乐与天地。

总之,各有各的最好归宿,各有适合各自的生活。

说得投机了,就多说两句、多打点交道——不投机,那就相视一笑,平淡相处。

只要对方不来有意伤害,那就是值得尊重的同事。

同事不扎群,性格有问题?那不科学

更多地关注自己,才有更好的前途。

时间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比如“与同事合群”这事儿,如果运用得好,那说不定能收获大批人脉,不同程度地帮助到自己。

比如“专心干自己的”这事儿,能力的增长肯定要快于那些扎堆聊闲天的。

总之,各有好处。

但“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这事儿,就不一定了。

若目的是练就识人的火眼金睛,那单位并不是合适的场所。

去街上看,观摩大片(配以影评),阅读专业读物,也许来得更快、更准一些。

在单位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可能收获了一些谈资、搞到了一些小道消息,但对于自身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好处、太过实际的帮助。

时间有限,不必浪费。

同事不扎群,性格有问题?那不科学

总之,同事不合群,并不是同事没礼貌、没想法,甚至是性格有问题。

作为成年人的同事,只是在这个“工作的地方”,选了更想选的路,而已。

别试图理解,平淡相处就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