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策略丨国内外积极因素出现,A股估值中枢或有望上行
上周市场情绪先抑后扬,其中上证指数上行0.5%,上证50上行2.0%,沪深300上行0.6%;中小综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2%和1.9%。具体到行业层面,房地产(10.2%)、建筑材料(5.2%)和传媒(4.5%)表现靠前。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年11月7日至2022年11月11日。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公司基金产品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宏观
美国10月通胀数据超预期改善,加息预期出现下修
上周公布的美国10月CPI同比增长7.7%,预期7.9%,前值8.2%;核心CPI同比增长6.3%,预期6.5%,前值6.6%。本次通胀低于市场预期与前值,对市场释放利好信号。从结构来看,核心商品基本全面下行,同时核心服务环比减速。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测12月加息50bp的概率逐步走高到80%,加息终点回落25bp至4.75%-5%,美债利率大幅下行至3.85%左右,权益市场大涨。
2022年以来全球权益资产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高通胀导致美联储采取激进加息的货币政策,引致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对全球权益资产的估值都带来负面压力。如果后续美国通胀数据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全球权益资产的估值压力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A股
国内经济预期有所上行,A股估值中枢或有望上行
上周,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疫情防控的科学精准,此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举措。上述政策使得市场对未来的经济预期出现上修。国内外积极因素先后出现,对市场情绪产生了较大提振,A股估值中枢或有望出现上行。结构方面,建议维持均衡,关注受益于经济预期上行的顺周期品种如地产链、出行链,以及高景气的高端制造。
港股
影响港股市场的因素出现缓和
上周港股出现大幅反弹,其中恒生指数大涨7.2%,恒生科技指数大涨7.0%。我们认为港股大涨的原因是此前影响港股表现的两大因素出现缓和:首先,上周10月美国通胀数据的改善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此前港股承压的原因之一是美国高通胀导致美联储紧缩进而带来美元流动性收紧,美国通胀数据初现改善迹象,使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的港股出现反弹;其次,防控工作优化以及房地产政策给予市场更多信心,市场情绪明显转暖。展望未来,考虑到港股估值仍处历史相对低位,海外和国内积极信号有望推动港股估值中枢上移。
美股
估值端压力可能出现缓解
上周10月美国通胀数据低于市场预期,整体和核心通胀同环比均超预期改善,也是过去半年多以来出现的首次通胀超预期改善的情形。数据公布后,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出现明显下调,12月加息50bp的概率升至80%。同时,美债利率走低至3.85%左右,全球权益市场出现明显上行。今年以来,美股表现趋弱的一个原因就是美联储紧缩对美股估值构成压力,我们认为估值端的压力可能出现缓解,美股未来表现或更多取决于盈利的下行压力。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不构成推荐、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客观冷静,量力而为。基金、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基金、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