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案神探:黄金荣父亲的起与落
“带冯姑姑!”黄金荣父亲一声断喝。冯姑姑到案,事情自然水落石出,可意外从天而降:冯姑姑死了。案子又陷入了僵局,他有些后悔当初立下军令状。
黄金荣的父亲叫黄炳泉, 原来在浙江余姚县的刑事班房混了近10年,后来搬到苏州,因为一个案子而得名得利。
那是19世纪70年代的一天,黄炳泉跟随余姚县的县令到了苏州,恰巧遇到了苏州吴县一桩棘手的珍宝失窃案。
吴县一个叫做段葆青的名流,家里的三件珍宝失窃,这三件珍宝是祖上传下来的,而且都很贵重,这简直要了段葆青半条命。
第一件:荆轲刺秦王立轴。
第二件:彩绿翡翠如来佛。
第三件:出自玉工尚九郎之手的明代碧玉如意。
失窃案交到当地县令陶民金手上,一直没有进展,就这样,案子辗转来到了黄炳泉手里。
别人查了两个月,都毫无线索,黄炳泉又能有多大本事呢?大家对他都不抱信心,可他却自信满满地立下军令状。
一接手案子,黄炳泉立即去了案发现场,四处看了一遍,一天时间就摸清了段葆青府里下人的情况,还知道了密室的不一般。
原来,密室设置得特别严谨,密码又特别复杂,连段葆清自己都记不住。每次进去,他都要从书房里把藏着写有密码的纸条才行。
黄炳泉又派人把府里资历最深,年龄最大的两个人抓来审问。
一番审问下来,便查到了冯姑姑,因为只有她进过段葆青的书房!
“带冯姑姑!”黄炳泉一声断喝。
众捕快急忙去传冯姑姑,可回来时得到一个惊天的消息:“冯姑姑死了。”
原以为事情很快就要水落石出了,可却出了这样的岔子。
人死了,线索就断了,案子又陷入了僵局,黄炳泉自己都有点没信心了,有些后悔当初立下军令状。
正在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捕快发现段葆青家的下人孙婆婆很可疑。
看着那阴森森的刑具,孙婆婆立马就招供了:“是我的干女儿翠花和丈夫万强合谋,做成的这件事情,我只是一个负责联络的人,具体的情况并不知晓。”
黄炳泉又派人抓来孙婆婆的干女儿翠花,可是翠花拒不认罪。没办法,虽然有了线索,但是没有结果。
黄炳泉感觉自己头都大了,冥思苦想了好久,才又心生一计。
展开全文
他让人假装被严刑拷打得快要死了的万强:“翠花,快招……否则,小命不保……你看我就是个例子。”
世上就没有不怕死的人,翠花瑟瑟发抖,终于说出了作案的整个过程。
原来,是她让冯姑姑进书房拿的密码,又与万强一起,偷偷进了密室,盗取了那三件宝物。为了保密,她又杀了冯姑姑!
至此,案件水落石出,三件宝物重新回到了段葆青手上。段葆青大喜,当即拿出3000两银票。
整个案件侦破过程中,黄炳泉功劳最大。余姚县和吴县的两个县令,一人分了1000两,剩下的黄炳泉,一个人就得到了500两。
这一下,黄炳泉出名了,顺利的留在了吴县衙门,还当上了刑事班头。
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位破案高手,没过多久便被解职回家了。
原来,黄炳泉喜欢赌博,又染上了不良习气。陶民金卸任后,后面的两位继任者,都贪图钱财。黄炳权没有大钱行贿,继任的县令就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他给解职了。
黄炳泉陷入了绝望,不得不带着妻小搬迁到了上海,投奔他的好友薛班贵。在好友的照顾下,一家人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然而,黄炳泉恶习难改,依然常常去赌博,后来还找了个姘头,生了一个女儿。
不过,这些都只要钱,还不至于要命。
真正让他送命的,是他迷上了吸大烟。他身体越来越弱,最后留下孤儿寡母,离开了人世。
黄炳泉死后,家里没了经济来源。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的妻子邹氏,不得不低三下四的去求人找事做,最后靠代人洗衣服,换一点点柴米油盐,家里度日艰难。
已经年满15岁的黄金荣,被迫去孟将堂做些零碎活,再后来又去裱画店当了学徒,可谓尝尽了酸甜苦辣。
(注:本文出自《上海的黄昏——四大帮主的最后结局》
破案神探黄炳泉,本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只是因为染上了赌博,迷上了姘头,抽上了大烟,最终命上黄泉,连带着妻儿受苦挨难。
赌博莫去,姘头莫找,大烟莫抽,恶习莫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