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银行,再也不想当“跪”员
约会没时间,见面苦着脸,三句话不离存款、理财、贵金属,收入还没几个钱……入职银行不过两年,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就生生变成了“祥林嫂”。
老公的侄儿半年前找了个女朋友,女孩肤白貌美大长腿,还在银行工作,一家人都很满意,觉得捡到宝了。
可是没过俩月,一家人就变了。老公的哥哥嫂子给我们打电话,除了开头问好外,接下来言归正传,内容却不再是以往那些家长里短了。
“你们帮帮忙,去XX银行存些钱吧!找小刘,她有任务!”
“现在银行理财赚不到钱,把钱取出来存到XX银行吧!一定要找小刘啊,找别人不算她的任务!”
“跟你们的同事、同学说说,去XX银行找小刘办信用卡吧,她这个月的任务完不成了!”
“快过年了,去找小刘买些金条吧!现在通货膨胀,只有黄金能保值!”
展开全文
小刘就是老公的侄儿新找的女朋友。
小刘家在农村,大学毕业时通过校招进了一家股份制银行。
这个工作看似光鲜体面,实则苦不堪言。存款、贷款、信用卡、贵金属……整天被各种营销任务压得抬不起头来。小刘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没有可以利用的资源,自己也拉不到有实力的客户,每个月七扣八扣,到手工资不过两千多元。
任务重、收入低倒也罢了,还忙得要命。男朋友平时晚上约她吃饭、逛街、看电影,10次有8次约不出来,她要加班、要开会、要培训……工作日晚上八九点钟下班是常事,10点多的时候也有。
男朋友每次见了她,或者带着她参加朋友、同学聚会,她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拉存款、放贷款、办信用卡、卖贵金属……絮絮叨叨,难得看到她的笑脸,总是一副疲惫、焦虑、心事重重的样子。
“一人干银行,全家跟着忙。”虽然还不是一家人,但看到小刘这么难,老公的哥嫂、侄儿都觉得义不容辞,于是提前进入状态,开始跟着忙起来了。
为了帮小刘完成任务,他们发动亲戚、朋友、同事、同学、老乡、邻居……能想到的联系都找了,特别是两个开办家族企业的老乡,为了让人家帮小刘完成存款任务,提上礼物去家里拜访,赔着笑脸,好话说尽。
这样全员发动后,有一段时间也确实起了作用,小刘的脸上有了笑模样,人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可是好景不长,半年后,银行换了领导,各种考核指标层层加码,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新领导的工作作风还简单粗暴,对完不成任务的员工,每次开会时总是劈头盖脸、暴风骤雨似地一顿痛说,话说得很难听,一点儿颜面也不留,恨不得这些占着茅坑不拉屎、伤皮赖脸吃白食的废物们原地消失。小刘每天上班如上坟,简直快要抑郁了。
银行里当然也有活得幸福的,那些有忠实客户的老员工、有人脉资源的新员工,还有家财万贯的富二代。比如跟她一起进银行的两个年轻同事,一个人的叔叔是某国企分管财务的副总,一个人的爸爸是一家知名民企的老板。他们不仅不会挨说,行长每次见了他们都和蔼可亲、满面春风。
眼瞅着准儿媳郁郁寡欢、生无可恋,老公的哥嫂心急如焚。他们花钱托人,把她安排进了一家国企的下属二级公司,虽然每月工资不过三四千元,但再也不用低三下四到处求人、加班加点还挨领导的说了。
小刘乌云密布的脸上终于放了晴,春节过后,就高高兴兴地跟男朋友结婚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