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可新视角No.19】国家为何出重拳整顿加密货币市场?

Connor 币安钱包官网 2022-09-19 92 0

作者:焦仕可

【仕可新视角No.19】国家为何出重拳整顿加密货币市场?

图片来源:觅知网

以下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事件背景】

5月25日晚,新华社发出一条“挖矿耗能巨大 价格暴涨暴跌——虚拟货币乱象调查”的文章,主要意思如下,

1.挖矿,耗能。给我国带来能源压力:从业者打着“数据中心”的幌子疯狂挖矿,随着以太坊、狗狗币等虚拟货币不断问世,整个虚拟货币挖矿带来的耗电量正在爆炸式增长,并且这些“矿场”大多集中于我国,将对能源供给带来巨大压力。

2.投机,坐庄。民众无视风险损失巨大:“币圈”无价值空气币横行,民众赌博心态,杠杆交易放大风险,投机交易风险重重,“庄家”设局操纵价格,参与者损失惨重。

3.炒作,无视法规。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不断,法规举措出台后市场仍继续经营。

详细链接可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近期官媒和大媒体发出的内容都是以“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第五十一次会议明确提出,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为主线进行阐释的。目前针对主要对象就是比特币挖矿。

【行业视角分析】

看完整个事件背景后,我们再拿行业视角分析一下国家为何出重拳整顿虚拟货币市场?

首先是第一条,挖矿,耗能。也是矛盾一:挖矿耗能与国家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战略不符的矛盾。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展开全文

2021年3月5日,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政策说得非常清楚,新华社的文章也指出,矿场大部分集中在我国,尤其是川西、内蒙古新疆等地,随着挖矿难度增加,耗电量曾“爆炸式”增长,利用火电和直接从水电站接线用电,将给我国能源带来巨大压力。

挖矿耗能与国家战略碳中和的背道而驰,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势必国家会出手整顿。近几年,国家一直提倡新能源,数字矿业获利巨大,那如何就此机会促进新能源发展、寻找探索可持续绿色能源挖矿方式,成为一大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势必会出现两条路。

一是“外逃”,到别国投资建设,可解决短期经营问题。但是按照长期来说,“数字挖矿”产业是趋势,也是带动经济,带动技术,带动就业发展的好机会,二就是,如何取得共赢,如何把压力变动力,和政府相关机构共同商讨能源解决方案,这也是长久发展“数字矿业”的必经之路。如果行业主动一点想办法,会发生什么呢?

当然,这并非无先例。5月25日,马斯克发推文称,与多家矿企带头规范比特币挖矿能源披露,并将组建比特币挖矿委员会。我们中国是否可以效仿此做法,这一点小编只是设想,还需业内人士取得共识,共同商讨。

接下来,是第二条,投机,坐庄。

现在我听到身边最多的是玩杠杆,财富只有加倍的勇气才有加倍的回报。前段时间我们还进行了直播,主题是“金融大鳄为什么也会爆仓?”。足见,并非你拥有足够的钱在金融市场就是上帝,也并非你有足够的专业就会不赔钱,也并非你空有一身抱负就一定能够通过杠杠实现财富自由。

投机心理的泛滥对个人和家人都是有伤害的。当然有很多人从中赚到了钱,因此会觉得这有什么,你管我做什么?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大部分人的投机是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础上。因为币圈大都没有法律监管,就算有证监会监管,国内股市坐庄内幕都不断,更何况币圈无人监管,这种坐庄现象是屡见不鲜,庄家人性面大于约束面。你以为的踩对点,也许是别人的蓄谋已久。一定会有获利的做标杆,但也一定有接盘侠,但是那个人是不是你,就不好说了。泡沫一消,很多项目就拜拜了。

从国家层面考虑,社会的稳定性,如P2P爆雷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巨大,目前我国未对加密货币出台如美国证券方面的法律法规让大家去自适应。因此这一点,目前都通过媒体等手段进行调节。

最后,第三条,炒作,无视法规。

代币融资ICO以及市场上各种“I?O”,都离不开一个本质,叫公开募资。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非法集资。但是如果经过国家法律法规认可,就是合法集资。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行为。一般要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很多人会说,监管很难跟得上现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你一对照以上几点,基本币圈很多项目都符合。监管相对新事物的发展本来就存在滞后性,这一点是没有错。但是关于众筹的探索,却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币圈融资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众筹。

据公开信息显示,众筹的英文名为”crowd funding”,起源于美国Kickstarter这一众筹平台的兴起。从2009年创办时开始,Kickstarter就将美国著名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一句话作为其定位:“世界对想象力而言只是一块画布”。2011年国内首家智能设备众筹平台,点名时间将Kickstarter的运营模式运用到中国。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众筹平台、产品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以翻译为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

股权众筹一模式也是最先在美国出现,世界上第一个股权众筹平台Angellist于2010年诞生于美国硅谷,之后便迅速的传入欧洲、亚洲等世界各地。股权众筹的出现可以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如果你细致看美国的法律,要知道他们对众筹管的真的是非常严格。KYC(客户调查)、AML(反洗钱)一应俱全。之前研究STO的时候,对美国法律的Reg D,Reg S,Reg A+,Reg CF做了详细了解。

国外P2P是好事到中国无法扎根这一事件也给咱们监管当局带来了阴影,所以代币融资这条路还很长,适应国情需要时间。

那为什么还有很多项目能够发展呢?比如大家看到的很多大项目Filecoin等等,它们在国外经过了法律,在国内没有进行融资,并且你能看到是以生态通证的方式在运行。也就是UT(实用型通证)的形式。对于这一点,这篇文章不细致描述。

因此,面对炒作,无视法规,由于P2P的后遗症还未恢复,新的招数又来,那唯一能参考借鉴的就是之前的做法,暂时一刀切。

但是这个事情,这么几年一直往复循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相应的监管措施。但是我们圈内的从业者,也可以补点法律知识,好相互融合。监管与金融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的问题,非一日之功。

【新思考】

除了以上几点外,我觉得还有几点从业者也需要思考。

一、税收

区块链项目再暴利,但是税收一直是个大问题。目前不带通证的落地项目,盈利空间并不大。带了通证的,盈利无从交税。浮动太大,一阶段一变化,有挑战性。

二、炒币能赚钱,还那么辛苦的做落地应用干嘛?

这也是行业的现象,熊市做事,牛市赚钱。如果一直牛,就不造啤酒,光专注于泡沫了。

三、反洗钱难落实,热钱流动难监管

区块链技术有好处,但是也有它的特点,就是极大的加大了反洗钱的难度。外汇管制和洗钱,这两件事是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的。如果不能通过监管平衡起来,靠自律,那可能得到天荒地老了。

四、全民投资知识教育

随着咱们国家富有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投资已经成为刚需。对于投资,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投资才得知经验。知识的普及和教育需要时间,不仅仅需要企业,也需要社会团体共同组建这样的第三方教育机构,助力投资者提高辨别能力。

五、证券历史的发展

美国SEC活了87岁,中国证监会活了29岁。有时候不能把这两个监管经验单纯的来比较,人家已是老爷爷,我们还是萌萌哒,得需要一些宽容。同时,两国的国情差距也很大,一个是资本主义,一个是共产主义,我们需要考虑自己的历史和国情。

据公开信息:

1.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缩写:SEC)1934年根据证券交易法令而成立,是直属美国联邦的独立准司法机构,负责美国的证券监督和管理工作,是美国证券行业的最高机构。

2.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其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

但是,币圈发展这么多年,并不是媒体说的那么一无是处。

它带来巨大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媒体发文中也是容易被忽略的。

一、带来的就业发展

区块链圈的会议是整个市场排名靠前的,甚至是最多的。受益的有酒店、有当地的经济。

因为币圈、链圈、矿圈的发展,它也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同时,这个圈子的学习能力超强,也不断的从民间在引进海外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去验证。市场上有非常多的炮灰,这个行业的发展,都是这些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坑跳过来的。这场自组织的社会实验,对我国区块链的发展是非常具有贡献的。

二、带来的区块链、芯片等技术行业投入发展

除了区块链技术本身外,区块链行业的发展的也在助力芯片的发展。芯片等高精尖科技的投入需要很多钱,更需要市场产品的不断验证。区块链的存储刚刚发展起来,刚呈现好的苗头,区块链巨大的资金引流能力,是否对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及其他技术的发展有助力作用,如何去引导,我觉得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这是一个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事,民间资本共同参与需要探索新方法。

总结:区块链的技术发展,离不开全体区块链人的共同努力,但是同时与当局和谐共生,是需要解决的矛盾,也是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评论